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和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威海市妇联大力实施“幸福护航”婚姻家庭辅导服务行动,2022年市妇联开展了威海市“优秀婚姻家庭辅导志愿者”“金牌婚姻家庭辅导站”推荐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涌现出一批具备专业知识和奉献精神的社会组织和个人,面向家庭开展婚姻辅导、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化解家庭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本期跟大家讲述的是环翠区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志愿者赵锦娜、宰桂荣、方丽娟的幸福护航故事。
赵锦娜 环翠区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志愿者
作为威海市环翠区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志愿者负责人,已经退休的她自学婚姻家庭知识技巧,通过分析案例、观看视频总结婚姻家庭矛盾调解的突破口,被评为环翠区金牌人民调解员。截至目前,劝和意向离异夫妻655对,收到感谢信107封,锦旗49面。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摸索,赵锦娜总结出来“听、劝、快、准”调解四字诀,并运用调解四字诀成功挽救了多对婚姻。“听”,就是要认真倾听当事人双方的陈述和辩解,不论当事人情绪多么激动、说话如何语无伦次,一定要让他们痛痛快快说完,不中途打断,更不能恶语训斥;“劝”,就是在充分了解问题来龙去脉的基础上,对双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找好语言切入点,做好疏导劝解工作;“快”就是要趁热打铁,看到双方都有和解的意愿时要快马加鞭,加大调解力度和加快工作进度,尽快使双方调解和好;“准” 就是要准确把握调解对象的心理,灵活运用调解语言技巧,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从而调解成功。
宰桂荣 环翠区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志愿者
2018年8月6日,已经退休的宰桂荣成为了环翠区婚姻家庭辅导中心的一名志愿者。截至目前,劝和意向离异夫妻513对,收到了13面锦旗和121封感谢信。
她是一名退休党员,她认为;党和人民培养了我,即使退休也不能退色,应当为社会做点贡献。刚开始做婚姻家庭辅导工作的时候,她的想法很简单,觉得给两口子调解调解矛盾就行。但是事与愿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项工作的负面压力特别大,家人也不太同意她做这项公益,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回家后,她不断地自我调整,摆正心态,在工作中不断学着换位思考,慢慢地也适应了工作环境。4年来,她的辅导劝和率达49%以上。
她在调解过程中准确做好三个阶段,一是调解介入阶段,二是评估问诊阶段,三是调解解决阶段。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从不抱怨,义不容辞认真做好每一件个案。在调解中按照1小时家事快速调解流程步骤,快速精准收集个案信息,通过多元化的调解方法,快速有效评估问诊家事矛盾,归类与剖析,快速有效找到调解突破口和核心问题,通过人性化地灵活沟通,快速有效引导夫妻双方改变思维,化解婚姻家庭矛盾。
方丽娟 环翠区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志愿者
2018年环翠区婚姻家庭辅导中心成立,方丽娟成为首批入驻的调解员,开始从事婚姻家庭辅导工作。自2018年7月至今,调解成功660余对。
经过四年多的工作实践,她逐渐掌握了诸如快速调解等实战技巧,并运用之前在法院和社区做调解工作积累的经验,能够快速抓住离婚夫妻双方的矛盾焦点,进行极具针对性的调解,从而化解夫妻矛盾,并减少当事夫妻情绪反复的情况出现,尽可能用最短的时间,达到夫妻真正和解的目的。
在日常调解工作之余,她还担任中心档案整理工作,通过档案整理和本人日常调解的总结,把家庭矛盾进行了较为准确的排序:1.夫妻交流不畅;2.感情不和;3.感情出轨;4.其他(主要是债务:透支信用卡、高利贷、网贷、比特币等);5.再婚家庭;6.两地分居;7.婆媳矛盾(家庭成员);8.子女教育;9.家庭暴力;10.网恋引发婚变。
为了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更多的家庭,她强化服务意识,通过学习和研讨典型案例,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速调水平,并在调解工作中产生了7分钟调解成功的案例,速调的成功为帮助更多家庭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威海市婚姻家庭辅导志愿者们用心用情服务,帮助一段段迷途的婚姻找到重启幸福的方向。下一步,市妇联将持续深化“幸福护航”婚姻家庭辅导,结合“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拓展矛盾化解阵地,按照专兼并重的原则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理论和技巧培训,不断提升调解员的基本技能和整体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