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检察院:
“数检”融合 “检”护成长
威海市文登区检察院充分发挥数字思维,以大数据整理、检索、分析作为检察监督新路径,实现未成年人检察与大数据法律监督的有机融合。
制定方案,明确任务目标。成立工作专班,组建数据调取小组、建模小组、数字检察成案小组,分工负责、相互配合。针对之前办案中发现的问题,确定先将医疗、教育领域落实强制报告情况作为重点监督领域。
构建模型,拓展监督案件来源。分析研判强制报告制度关键要素,确定核心数据,批量发现监督线索。与区大数据中心、卫健委、公安局等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支持。将公安、卫健部门共享的数据比对碰撞,梳理案件基础线索,综合分析研判,对属于应当强制报告的异常诊疗数据,及时向公安机关、卫健部门推送,并跟踪了解情况。模型建成以来,查出线索50余条,查明线索2条,成案2起。
融合履职,提升司法办案质效。聚焦办案中发现的强制报告制度落实不到位问题,依法向主管行政机关发出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行政机关采纳全部检察建议,积极查找问题进行整改。
市司法局:
快乐暑期学 普法不停歇
近日,威海市司法局、环翠区司法局组织开展青少年暑期公益普法实践活动,从小学到初二年龄段的20多名学生参与其中。
走进模拟法庭,还不等工作人员介绍完毕,学生们就迫不及待的换上角色制服,模拟体验案件审理过程。尽管有的小朋友字都认不全,但不影响他们沉浸式体验。本次“模拟法庭”选取了未成年人盗窃、放火等2起案件,由同学们分别扮演法官、公诉人、被告人、被害人、证人、律师、法警、书记员等角色,演绎了一场生动的“庭审”过程。
在青少年互动普法区,初中学生通过互动答题机进行宪法、公民权利和义务、利用法律自我保护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大比拼。小学生积极参与“守法违法选选看”小游戏,通过游戏比拼的方式,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参加此次活动,直观的了解了刑事诉讼法律程序,对证据规则和庭审质证等环节有了深刻的印象,这种以案释法的形式提升了参与感、体验感和获得感。
下一步,市司法局将继续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普法实践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不断提升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规范使用地图 厚植爱国情怀
今年8月29日是第21个全国测绘法宣传日,为倡导规范使用标准地图,提升公众国家版图意识,自然资源部于8月26日至8月30日组织开展2024年测绘法宣传日暨国家版图意识宣传周活动。活动期间公布2023-2024学年全国少儿手绘地图大赛获奖作品,威海市遴选的参赛作品喜获佳绩。
按照赛事安排,自然资源部专家委员会组织开展评审,共评出235幅优秀作品,威海市遴选的参赛作品有5幅获得优秀作品奖,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3名。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组织推广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活动,引导我市中小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版图,激发爱国主义情怀,自觉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大美山东
作者:孙晨语
最美山东——我的绿色骑行之旅
作者:董晴朗
大美中国
作者:杜棂鹂
齐鲁和风起 扬帆向远方
作者:杨轶涵
绿色山东
作者:于书婷
市文旅局:
书香沁童心 故事伴成长
为深化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威海,进一步激发广大少年儿童的爱国爱党情怀,增强少年儿童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由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威海市图书馆承办、环翠区图书馆、文登区图书馆、荣成市图书馆、乳山市图书馆、高区社会事业局、临港区社会事业局协办的第十届威海市少儿故事大王比赛于8月25日在威海市图书馆1号报告厅成功举办。
本届大赛自启动以来,得到了各区市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全市近500组选手报名参加。经过层层选拔,最终6-9岁组22组、10-15岁组21组、亲子组8组选手进入市级决赛。
比赛现场,精彩不断。小选手们无论是故事编排、情感表达,还是服化道具、情景演绎,都做到了精彩细致。孩子们用纯真的情感和动人的故事,给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独特的视觉盛宴。评委老师也认真聆听每一位选手的作品,公正而细致地进行综合评分,并给予了专业而精彩的点评。经过激烈角逐,本次比赛共评出一等奖12名、二等奖17名、三等奖22 名,优秀组织奖6个。本次大赛将推选优秀选手代表威海市参加山东省“阅读之光”青少年故事会总决赛。
威海市少儿故事大王比赛已走过十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参赛选手数量逐年增加,参赛水平不断提升,孩子们在故事中成长,在比赛中历练。通过比赛,孩子们在语言表达、舞台表现力、自信心等方面有显著提升,激发了更多的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威海市图书馆将以本次大赛为契机,不断创新赛制,丰富内容,提升品质,为孩子提供更多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舞台,同时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共助“书香威海”建设!
环翠区:
传承中式美学 研学漆扇技艺
为丰富少年儿童的暑期文化生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鲸园社区“新少年·社区研学+综合实践”项目特别开设了非遗系列研学活动。近期,鲸园社区联合社会组织“益启爱”,带领社区儿童一起进行漆扇研学制作。
活动伊始,志愿者老师为孩子们详细介绍了漆扇的历史文化背景用途及其价值,让小朋友们对漆扇这一传统工艺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随后,志愿者老师一边讲解漆扇制作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一边进行现场演示。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动手制作漆扇。将漆滴入水盆中,并轻轻吹动、搅动,漆液在水面上形成美丽的纹路,孩子们将手持空白扇面缓缓浸入水中。伴随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一把把色彩斑斓的漆扇呈现在眼前。此次活动不仅让儿童近距离体验了非遗传承技艺的独特魅力,同时增强了儿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文化的种子在儿童心中真正生根发芽。
文登区:
童心筑梦 点亮未来
8月25日,文登区青少年机器人、航模大赛在区市民文化中心举办,来自全区各学校的300多名青少年,分上、下午参加了橡筋动力直升机飞行竞时、无人机竞速、多轴无人机足球、编程机器人挑战等五个大项的比赛,400多名青少年和家长观看了比赛。活动普及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科学知识,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
8月27日,文登区“捐书筑梦 益起悦读”全环境立德树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在环山街道兴隆社区儿童服务站举行。活动中,文登区新华书店向社区和公益组织捐赠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类相关书籍,营造辖区青少年儿童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捐书活动后,面向在场青少年儿童开展“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主题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活动,引导孩子们正确表达自我,促进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荣成市:
快乐暑假 遗润“童”心
为弘扬优秀文化,传承国粹艺术,丰富少儿暑期生活,助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近日,港湾街道山海湾社区开展“国粹润童心,脸谱乐传承”彩绘脸谱活动。
活动开始后,孩子们拿起画笔,在脸谱面具上进行创作,描摹、勾勒、填涂......紧抓住暑假最后几天,每个人都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鲜艳的色彩涂出独一无二的脸谱。
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带领儿童,追溯中华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激发少年儿童对传统艺术的热爱,让他们近距离了解戏曲、体验脸谱文化、感受国粹魅力。下一步,山海湾社区将继续围绕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整合区域资源,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让儿童在感知、体验与实践中传承优秀文化。
为丰富辖区内儿童的假期生活,助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崖头街道妇联充分发挥服务阵地优势,立足儿童多维度成长发展需求,组织开展各类暑期特色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美术、雕刻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表演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崖头街道河东社区的课堂上,老师详细介绍了皮影的特点,以及相关的透视遮挡关系,让孩子尝试亲手创作属于自己的皮影戏角色。20余名儿童用流畅的线条和多样的色彩进行创作,不仅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也提升了他们的美术创作能力。
口腔健康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为更好的关注孩子的口腔健康,让孩子们了解到更多的口腔知识,切实高效的减小龋齿对儿童的危害,及时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牙齿出现的问题,得润社区组织暑期托管班的孩子们走进美辰口腔医院——口腔医学科普馆,口腔老师带领孩子们深入了解了牙齿的功能,学习了如何保护牙齿,以及乳牙、恒牙、换牙等基础知识。口腔老师还现场教授了正确的刷牙方式,让孩子们现场练习刷牙,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强了保护牙齿的意识。
扭扭棒以其鲜艳的颜色、柔软的质地以及极高的可塑性,深受手工爱好者们的喜爱。它不仅可以轻松扭出各种形状,还能通过拼接、缠绕等手法,制作出形态各异、生动有趣的工艺品。在崖头街道花园社区,志愿者先是给孩子们讲解扭扭棒的不同材质和不同玩法,以及扭扭棒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等。随后,引导孩子们开动小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了五颜六色、造型奇特的作品。
下一步,崖头街道妇联将继续坚持儿童优先,从儿童视角出发,以儿童需求为导向,以儿童更好成长为目标,用心用情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努力营造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浓厚氛围。
乳山市:
“乳”此青春 绚烂一夏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市妇联举办三场“青春‘乳’ 此 振兴有我”公益演出活动,展现乳山儿童活力自信、积极向上精神面貌,同时也让各家庭在参与快闪活动中享受乐趣、增进亲子关系,活动共吸引100多个家庭参加。
暑假即将迎来尾声,在最后一周时间,众多儿童友好空间开展系列活动,帮助儿童实现从假期到学期开始的过渡,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儿童友好社区广泛开展跳绳比赛、互动集市等活动,增强儿童们运动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为返校迎接新学期、接触新同学奠定基础。儿童友好书房开展经典必读书目解读活动,强化儿童接触领会新课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