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总工会:
文启童心 星伴成长
近日,全国总工会开展寻找“我喜爱的托管班”活动,文登区总工会主办的“文启星”职工子女托管班凭借其精准的服务模式、创新的课程设计与显著的成效,榜上有名,成为全省仅有的两家入选托管班之一。
“文启星”职工子女托管班自开办以来,始终秉持“服务职工、关爱成长”的宗旨,致力于解决职工家庭寒假期间子女“看护难”“教育忧”的问题。托管班在服务模式上力求精准,深度调研职工需求,灵活调整托管时间,与职工上下班时间有效衔接,真正实现了“托得住、管得好、教得优”的目标。
在课程设计方面,“文启星”职工子女托管班勇于创新,将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与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巧妙融合。特邀鲁绣、剪纸、快板、戏曲等领域的非遗传承人及专业艺人现场授课,开设了一系列特色课程,包括京剧、口才课等,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艺术素养。
此外,“文启星”职工子女托管班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组织民俗文化参观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感悟成长,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这种“基础托管+特色课程+社会实践”的创新模式,不仅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也为职工家庭解决了后顾之忧,赢得了广泛赞誉。
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
指间春色 画里寄情
为帮助听障儿童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4月3日上午,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系列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听障儿童在动手实践中感悟清明文化的深厚内涵。
活动伊始,教师运用精心制作的PPT和生动动画视频,为孩子们讲解了清明节的由来、扫墓、踏青等传统习俗。“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古诗动画让孩子们直观感受节气特点,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等习俗的图文展示则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对传统文化的初步认知。
在“文明祭祀”手工环节,教师们先示范了橡皮泥菊花的制作方法。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将一团团橡皮泥变成了一片片舒展的花瓣。“菊花可以用来祭奠亲人,比烧纸更环保哦”,教师们一边指导制作,一边向孩子们传递绿色祭祀的理念。
活动还特别设置了传统民俗体验环节——制作面燕。康复教师向孩子们展示了北方地区清明时节“捏面燕”的习俗,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揉捏着手中的橡皮泥,黑色的眼睛、展开的翅膀,一只只憨态可掬的小燕子渐渐成型。
活动结束后,每个孩子都自豪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此次活动将文化传承、语言康复、环保教育融为一体。下一步,康复中心将持续开展更多传统节日活动,为听障儿童搭建认识世界的多彩窗口。
环翠区:
春风十里绘纸鸢 童心飞扬添笑颜
在这个春风和煦、草长莺飞的季节里,竹岛街道兴威社区联合童心飞扬艺术交流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一场独特的非遗体验——春风十里绘纸鸢。
活动伊始,老师为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关于纸鸢历史的精彩讲解。纸鸢又名风筝,发明于东周春秋时期,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随后,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为纸鸢的纸面上色。
从选择配色方案到调色,每一步都充满了创意与挑战。色彩的搭配、图案的设计,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纸鸢的最终呈现效果。
孩子们或依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发挥,或参考传统图案进行再创作,色彩斑斓的纸鸢逐渐在他们的指尖成形。
通过绘制风筝,孩子们了解了风筝的飞行原理,提升了观察、审美和表现能力,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登区:
春意盎然 “童”享时光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亲近自然、沐浴阳光,天福街道召文台社区联合金色摇篮幼儿园共同开展“亲近自然 乐享春天”活动。春风拂过田野,泥土的芬芳沁人心脾。在志愿者、老师们的带领下,孩子们像一群欢快的小鹿奔向自然课堂。他们有的蹲在绿油油的菜丛中,小手紧握着迷你铲子,学着老师的样子轻轻翻开湿润的泥土,挖出带着春天气息的青菜。有的踮脚伸手,轻轻摘下红彤彤的西红柿,衣兜渐满,欢声笑语洒满菜园。随后,孩子们在志愿者老师的指引下,发现了草垛后的"秘密"。几个圆滚滚的鹅蛋正藏在干草堆里,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鹅蛋捧进竹篮,在自然课堂中萌发对生命的敬畏。
阳光明媚、微风不燥的4月8日,天福街道文盛社区携手隆达物业联合信用商家共同举办了一场充满趣味与创意的手绘风筝 DIY 活动。活动吸引了众多亲子家庭参与,大家齐聚红色物业活动室,用缤纷色彩绘制出心中的奇思妙想,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手绘风筝环节正式开始,亲子家庭迅速投入到创作中。孩子们就像一个个灵感爆棚的小艺术家,迫不及待地拿起画笔,在风筝上大胆地挥洒色彩。家长们在一旁耐心地协助,亲子间默契十足。在欢声笑语中,一只只原本素白的风筝,逐渐被赋予了生命与活力,色彩斑斓的风筝承载着孩子们的童真和梦想,成为广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荣成市:
青春践行绿意 同心共建未来
4月5日,荣成市红十字会组织深蓝·红十字青少年志愿团在槎山开展“我是城市小主人”系列之“我是小小体验官”活动——“青春守护青山”环保活动。 本次活动以“垃圾清理、生态科普、文化传承”为主线,通过实践行动深化儿童社会责任感和博爱精神,彰显新时代儿童的公益担当。 在槎山地质公园,孩子们不仅学习了花岗岩的形成与地质特征,更将环保实践与红十字“生命守护”理念结合。他们细致观察岩石样本,通过分析岩石风化对生态链的影响,深入理解“保护环境即守护生命”的深刻内涵,展现出科学素养与责任意识。 经过专业培训的孩子们化身“文化宣讲员”,生动地讲述槎山的悠久历史。从古老的传说,到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再到地质公园、森林公园,孩子们绘声绘色的讲解,融入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保理念。游客赞叹:“这些孩子用行动诠释了红十字精神”。
通过本次环保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岗前培训,孩子们掌握了垃圾分类、生态科普、公众宣讲等实用技能,也明白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乳山市:
场景友好身心健康
铭记英烈科创未来
为进一步推动《威海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导则》落实落地,提升儿童友好空间使用效能,乳山市妇联前往康宁医院等实地调研功能型儿童友好场景打造工作。实地查看儿童心理疏导室等场景及实用器材,详细了解儿童心理健康防治等功能运行,探讨更优运行机制和服务方式,为广大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乳山市光明街小学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及少先队员代表前往“马石山烈士纪念馆”开展清明祭扫活动,通过敬献花束、重温誓词、聆听红色故事等方式,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哀思与崇高敬意。通过缅怀先烈,孩子们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激励他们铭记革命先辈的奉献,用实际行动告慰英烈忠魂,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扛起责任与担当,续写红色华章。
为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市光明街小学举办“探秘科学 智创未来”首届校园科技节。本次科技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创意十足的开幕式表演、魔幻新奇的实验秀、激情飞扬的科技竞赛共同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震撼的科技盛宴。此次科技节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的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在探索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增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