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儿童>儿童友好
【精致城市·童享威海】儿童友好创建工作亮点展播(六十六)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9日 18:30 信息来源:威海市妇女联合会 阅读次数:

团市委:

铸魂育人 砺能笃行

8月26日至27日,2025年威海市学校少工委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班举办。各区市及开发区少工委主任、少先队总辅导员、少先队工作具体负责人,全市所有中小学校少工委主任、大队辅导员,共计400余人参加培训。本次培训重点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全国第九次少代会会议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精神,提高各级少工委主任、少先队辅导员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为推动全市少先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市体育局:‌

桃李满园 学海新程

随着高校录取工作进入尾声,市体校传来喜讯:2025年共有32名学子通过体育单招、夏季高考等渠道考入高等院校,较2024年实现大幅增长。这一成绩的取得,不仅彰显了学校体教融合的实践成效,更成为威海市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生动注脚。

今年市体校的高校录取人数实现显著增长,录取院校涵盖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以及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等知名体育院校,充分彰显了学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卓越成效。此外,学校通过与特色学校共建排球、篮球等项目,推动体教融合,为学生开辟了春季高考、夏季高考等多元化升学通道。市体校的升学突破,是体教融合政策在基层落地的典型案例。近年来,学校通过“双减”政策对接幼儿园、中小学,派教练指导训练,组织校队与体校生共训,提升青少年体育参与度。同时,针对体校生学习连贯性差的问题,学校强化基础教学,班主任每学期与每位学生至少谈话一次,心理教师介入调整情绪,确保学生“安全感”与学习动力并存。

下一步,市体校将继续探索与相关院校合作,拓宽春季高考渠道,同时加强与区市教体部门联动,在更多普通中小学设立训练点,储备更多体育人才,为青少年运动员全面发展架设阶梯。

市教育学会:

素养筑基 星火筑梦

为拓宽学生视野,提升综合素养,今年暑期,威海市教育学会精心策划多期研学活动,组织百余名学子分赴北京、苏杭、成渝三大线路开展深度研学。活动以“沉浸式体验+跨学科学习”为核心,通过高校浸润、文化探源、科技探秘、红色教育四大模块,打造了一场有深度、有温度、有广度的成长之旅。

组建专业团队,历时半年精心打磨课程体系。北京线聚焦“顶尖学府+千年文脉”,学子们在北大未名湖畔感悟学术精神,在北航博物馆观摩“国之重器”发展史,在北理工聆听大师讲座,更通过故宫建筑美学解析、长城文化溯源等特色课程感受中华文明的厚重底蕴;苏杭线突出“数字科技+江南文化”,阿里巴巴数据中心的前沿展示、娃哈哈的智能制造生产线,与拙政园造园艺术、浙大创新人才培养课程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成渝线强化“历史传承+爱国教育”,从三星堆青铜工艺复原到都江堰水利智慧解密,从816工程震撼现场到红岩精神沉浸体验,实现了知识探究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此次研学活动因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得到山东教育卫视专题报道。与此同时,1:7的师生配比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关注与指导,实时分享活动影像,让家长在“云端”同步见证孩子的成长点滴。带队教师每日工作至深夜,用专业、责任与爱心,默默守护每一位学子的研学之旅。

研学归来,孩子们纷纷表示,这次研学之旅,他们不仅游得好、吃得好、住得好,更在亲身体验中学得好、玩得畅,收获了知识、友谊与成长,留下了一生难忘的美好回忆。后续,威海市教育学会将继续深化研学品牌建设,创新教育形式,让更多学子在行走的课堂中收获成长,为培养新时代栋梁之才贡献力量。

环翠区:

光能探秘 智慧共生

为丰富青少年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综合素质,近日,竹岛街道联合环翠区妇联在天翔社区活动室内共同开展“共享阳光”太阳能小屋科普与互动活动。

活动伊始,为打破孩子们的陌生感、激发参与热情,工作人员共同设计了“赶鸡入笼”热身游戏。热身结束后,活动进入核心科普环节。工作人员通过视频、实物展示等形式,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太阳能知识小课堂”。从太阳的能量来源、光伏发电的简单原理,到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等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孩子们能理解的内容。

最让孩子们期待的,当属太阳能小屋模型制作环节。工作人员提前为每个孩子准备了包含小屋框架、太阳能电池板、导线等零件的材料包。在工作人员的分步指导下,孩子们先对照图纸拼装小屋主体,从底板拼接、墙面搭建到屋顶组装,每一步都需要仔细观察、精准操作。当大部分孩子完成拼装,工作人员带领大家来到室外阳光下测试成果,孩子们举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满是惊喜与自豪。

下一步,竹岛街道将继续联动社区、妇联、学校、社会机构等多方力量,同时优化“家校社协同”机制,及时收集家长和孩子的需求,让活动更贴合实际需求,为辖区青少年搭建一个“快乐学习、全面发展”的平台,助力他们在成长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成长为有创新精神、有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少年。

文登区:

光影筑梦 爱伴“童”行

为进一步丰富困境儿童的暑期文化生活,8月24日,区妇联组织30余名社会妈妈与结对孩子们共同观看了动画影片《浪浪山小妖怪》,在光影流转间传递温暖与陪伴。

观影过程中,影厅内不时响起社会妈妈和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当小妖怪们遭遇困境、勇敢地抗争时,孩子们更是情不自禁地为他们鼓掌加油,社会妈妈们也轻声与孩子们交流着对影片的感受,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整个影厅。观影结束后,在家庭教育指导老师苗春笛的带领下,“社会妈妈”和孩子们围绕影片进行了简短的交流分享。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像影片中的小猪妖一样,勇敢地突破自我、追逐梦想。

此次活动通过光影艺术为社会妈妈和孩子们搭建了情感交流平台,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勇敢与希望的种子,为他们跨越成长的“浪浪山”注入了温暖力量。

荣成市:‌

巧手传情 爱满七夕

七夕临近,空气中弥漫着传统节日的浪漫气息。日前,荣成市妇联、威海晚报荣成传媒部、崖头街道玉兰社区组织荣成小记者、辖区儿童,联合开展非遗文化学习活动——巧花制作,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传承七夕民俗文化。

活动现场,非遗传承人李磊老师早早摆好了制作巧花所需的面团、模具和工具。在教学环节,李老师耐心讲解巧花制作的步骤:从面团的揉制、发酵,到用模具按压成型,再到细致的修饰和蒸熟定型,每一个环节都有讲究。小记者们围在桌前,跃跃欲试地拿起面团。他们小心翼翼地将面团放入模具,轻轻按压,再慢慢脱模,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巧花雏形逐渐呈现。孩子们互相展示着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成就感。经过烘烤、晾凉,原本朴素的面团变成了色泽洁白、造型精致的巧果。孩子们捧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巧果,纷纷表示要带回家和家人分享,让爸爸妈妈也尝尝这份带着传统文化温度的七夕礼物。

此次活动将非遗传承与传统节日相结合,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了巧花制作技艺,更在实践中加深了对七夕文化的理解。下一步,荣成市将继续带领小记者探寻剪纸、草编等非遗项目,走访老手艺人,用文字记录传承故事,让更多青少年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乳山市:

童声推介家乡美

童行防诈在乳山

近日,乳山市城区街道腾达社区开展“全民防诈 你我童行”防诈宣传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儿童友好理念,丰富儿童假期生活。活动中,志愿者结合儿童认知特点,通过讲解通俗易懂的防诈小案例,开展防拐骗安全培训;组织情景模拟互动,引导儿童在实践中掌握自救技巧。此次活动既提升了儿童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也为孩子们营造了安全、友好的假期环境,得到家长们的广泛认可。

为落实党的二十大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乳山市妇联、团市委、市教体局联合开展“我的家乡我推介”乡村振兴亲子游推介活动。活动以发挥儿童“小小主人翁”作用、挖掘亲子旅游潜力、以“适童”经济赋能乡村振兴为目的,展现乳山的自然之美、人文之趣与红色底蕴,让孩子们用童声讲述家乡乐趣。目前,推介视频已上线,镜头涵盖山间探险、田间农耕等野趣及红色遗址的历史回望,带领人们感受乡村活力与历史厚重。